热熔胶的性能![]() 热熔胶是一种100%热可塑型胶粘剂,其绿色环保,性能稳定。热熔胶黏剂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粘接效果,热熔胶黏剂的性能检验,这对于厂家和用户都十分重要。 软化点 软化点是热熔胶开始流动的温度,可作为衡量热熔胶的耐热性、融化难易和开放时间的大致指标。它取决于基本聚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量。软化点温度比玻璃化温度高,但他们之间无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高软化点的胶,耐热性能好,但开放时间短。但组成不同的胶也不一定都符合此规律。软化点通常采用环球法来测定。 熔融黏度 熔融粘度是体现热熔胶流动性能大小的性能指标。它直接影响到胶对被胶粘物的涂布性、润湿性和渗透性,对胶的拉丝现象也有影响。因此熔融粘度是确定熔融和涂工艺的重要依据。熔融粘度与温度有密切的相关性,它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长,因此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测定。为获得良好的粘结效果,应更具被胶接材料的种类、胶接面的外形等选择适宜的熔融粘度(或熔融指数)的热熔胶。 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是热熔胶在长时间加热下抗氧化和热分解的性能,它是衡量胶的耐热性的重要指标。尽管热熔胶中都添加了抗氧剂,有一定的作用,但若长时间处于使用的高温下,即使加了抗氧剂也不能防止氧化和热分解。因此必须根据胶的热稳定性来确定每次熔胶量和胶的加热熔融时间,并以此来设计熔胶槽的容量。热熔胶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其主要成分的耐热性。 一般因其组分中增粘剂而引起热稳定性差的情况较多。热稳定性一般以在使用温度下,胶不产生氧化,粘度变化在10%以内,所能经历的最长时间为衡量标准。若能经历50-70h的,则热稳定性好。 开放时间和固化时间 开放时间:指热熔胶从涂布直到表面仍可以粘接基材的最大时间间隔,胶在开放时间内才有好的粘接效果,超过这个时间粘接性能大大下降,甚至不能粘接,得不到满意的强度。 固化时间:热熔胶被压合在两基材间至形成牢固粘接的最短时间,它标志着干胶速度,保压时间应不少于固化时间才可以粘接好。 下图表示了热熔胶从涂布到固化过程胶温的变化曲线: ▲必须b<a,露置时间少于开放时间。必须在热熔胶温度足够高的情况下将第二基材压合。超过c点即超出开放时间,胶水太冷,不再能粘接基材。 ▲必须d>c,压合时间长于固化时间,必须使热熔胶足够冷之后才可以释放压合力。早于d点释放压合力,则胶水未完全固化,基材会弹开。 热熔胶的开放时间对材料粘合影响至关重要,了解这些因素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热熔胶的开放时间,根据需要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热熔胶。 影响热熔胶开放时间的因素有: 热熔胶自身性能:通过配方可以调节热熔胶的开放时间。 涂布温度:涂布温度高,冷却时间长,就可以延长开放时间。 环境温度、基材温度:环境温度和基材温度低,热熔胶冷却的快,开放时间就会缩短。 涂胶量:涂胶量增加,则热熔胶比表面积下降,冷却变慢,进而延长开放时间。 涂胶模式:减少热熔胶比表面积的涂胶模式可以减慢胶水冷却,进而延长开放时间。
评价粘接强度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测定粘接强度。表征胶黏接剂性能往往都要给出强度数据,粘接强度是粘接技术当中一项重要指标,对于选用胶黏剂、研制新胶种、进行接头设计、改进粘接工艺、正确应用粘接结构很有指导意义。 非反应型压敏胶制品的粘接强度是胶层与被粘物表面形成的范德华力所致,其最终强度值的大小是胶层与基材、被粘物共同所组成的复合材料的粘弹性相关,也就说最终测试出来的粘接强度值不仅和胶粘剂本身相关,也跟基材和被粘物有关。 粘接强度测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测试所得到的粘接强度值不仅仅是胶粘剂本身的粘接强度值,还受到测试过程中胶本身的拉伸变形和基材的变形等因素影响;还与他们的厚度以及测试条件,如剥离角度、剥离速度、测试温度等有关。 热熔胶检测粘结强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剪切: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基本与粘接面平行,并均匀分布在整个粘接面上。 ②拉伸:亦称均匀扯离,受到方向相反拉力的作用,垂直于粘接面,并均匀分布在整个粘接面上。 ③不均匀扯离:也叫劈裂,外力作用的方向虽然也垂直于粘接面,但是分布不均匀。 ④剥离:外力作用的方向与粘接面成一定角度,基本分布在粘接面的一条直线上。 剥离测试时的破坏类型 a、基材(被粘物)破坏 b、内聚破坏 c、界面破坏 d、混合破坏
|